(资料图)
黄冈日报讯 (通讯员王汉)6月15日,在龙感湖青泥湖社区的湖北禾隆公司稻蛙种养基地,“咕咕咕”蛙声一片,连片的水稻田被防鸟网罩着,田埂边依稀可见泥鳅和稻花鱼出没。
青泥湖社区毗邻龙感湖湖区,地势平坦、生态环境好,一条长长的小河在流经村庄后,缓缓流向下游的稻田区,为大片稻田源源不断地提供水源。
2021年,湖北禾隆公司负责人曹叙洲流转农场230亩农田,采用黄冈市农科院的科研成果——“稻-蛙-鳅-鱼”高效立体种养新模式,投资500余万元给稻田四周围上防逃网,并购买100余万只优质黑斑蛙苗投放在稻田里,打造“稻蛙共生”的标准化产出养殖示范基地,发展无机水稻和原生黑斑蛙产业。
“黑斑蛙相当于稻田‘卫士’,黑斑蛙吃虫,能防治水稻虫害,秧苗长起来了,可以给青蛙遮阴,避免暴晒,进一步提高成活率。黑斑蛙的排泄物又是水稻的天然肥料。水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施农药和化肥,更加优质安全。”黄冈市农科院为基地提供技术支持,农艺师李兴华告诉笔者,这样的“互为供给”模式,实现了稻田生态系统有机循环。
曹叙洲算了一笔账,亩产黑斑蛙750公斤—1000公斤,光这一项产值就有1.5万—2万元,再加上水稻亩产350公斤,少量泥鳅和稻花鱼,综合收入是单纯种植水稻收益的10倍以上。
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更让他意外的是,绿色种植带俏稻米。去年秋冬,不少客商找到曹叙洲,提前发来订单,每公斤出价30元。
为促进群众持续增收,近年来,龙感湖管理区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探索出“稻+虾、稻+蛙、稻+鳖”等新模式,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6.9万亩、建设5000亩齐农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园,区内外精养水产基地达到10万亩。同时,充分发挥种养大户、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,以新乡贤、致富带头人引领产业发展,因地制宜发展以特色种养、休闲观光农业等为主体的特色农业产业,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(责编:汪泽滋)